让何小鹏余承东撕起来的AEB,到底是什么?

汽车联盟 联盟资讯 2023-11-06

最近两家智能驾驶第一梯队关于AEB的隔空交流引起了热烈讨论。

事情经过是这样的:

小鹏汽车何小鹏在某媒体的采访中发表了一些关于AEB行业现阶段状况想法和未来建设思考。这篇采访稿发布后,华为余承东提出了不同意见,内容很辛辣,直接上图:

其实刚看到这消息,我也搞不懂何小鹏为什么会这么点评AEB的发展境况,这功能到底是真的很糟糕,还是他真的不懂呢?我们一起来聊聊呗。

一、AEB不是新鲜智驾技术,但想要它总能帮忙精准踩刹车确实存疑

我们常说的智能驾驶技术可以总结为ADAS(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),它是一系列智能驾驶技术的集合。具体有哪些功能我就直接引用百度的介绍了(PS.大家不需要纠结还差哪些功能,因为ADAS技术还在扩充)

让何小鹏余承东撕起来的AEB,到底是什么?

我们可以将ADAS看作是实现自动驾驶的前置技术和基础设施,通过ADAS的辅助功能可以逐步提高驾驶员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任和接受度,为实现自动驾驶铺平道路。因为此,我们可以把ADAS主要功能和SAE自动驾驶分级做一个对应关系,见下图。

所以说,只要哪家宣传自己达到了L2级别,AEB肯定是要配备的。早几年各家确实不太敢宣传自己达到什么水准,但近几年,宣传达到L2级别的车型已经满大街了。

因此何小鹏再提AEB不靠谱就很打脸,如果有99%的AEB功能在造假,那全行业都别干了。所以此话一出,当然会引来非常大的争议。

作为汽车测试工程师,我来说说我的看法。

(1)我们也要看说话者的语境,有和够好是两种概念

聊天真的很考验语境,很多时候是上一个话题带来了情绪,直接影响了下一个话题的表达。其实你再看看何小鹏的上一句,就是传达了“有和够好是两种概念”。而该媒体在下一个讨论中带有开炮式的提问,肯定会激发这种情绪。

(2)情绪可以有,但“造假”不能乱说

其实“民间视频”挺好的,E-NCAP、C-NCAP、C-IASI 确实都有现成的规范,但现行的测试手段也有不足,特别是测试工况、测试对象比较少。而目前绝大多数AEB都是只针对车辆的,少数会针对行人和骑车人,所以并不一定能完全暴露问题。

不过大家也不能全相信“民间视频”,一来视频真假全得靠发布者良心,至少官方机构测试的公正性更高;再则“民间视频”的综合因素比较多,别人刹住了,不代表你也能刹住。建议大家把官方机构测试和“民间视频”相互补充地看,相互验证测试结果,你能得到的信息肯定会更全面、更真实。

(3)AEB的速度控制是有一定道理的,但他没说到重点

何小鹏提到AEB的触发情况大部分是在60km/h以内,其实这个说法没有错。现在市面上跑的车绝大部分只能在这个水准。

而之所以速度被限制在这个区间确实是有一定道理的,除了何小鹏提到的“惊吓”问题外,其实还因为与AEB一并搭载的功能往往还有FCW(前方碰撞预警),有了这个功能,当汽车看到危险之前先会通过各种方式提醒你,实在不行了再由AEB介入。

大家不妨看看C-IASI的车辆辅助安全测试项目,他们选择的两个测试功能就是FCW和AEB。而且这两个功能评价是分开进行的,说明FCW功能也很重要。

下面这两个测试结果就很经典,第一台测试车的FCW拿了0分,AEB拿了5分,第二台车FCW拿了1分,AEB拿了4分。同样是5分,你能判断哪台车更安全吗?在我看来,我判断不了,只能说第一台车的长板更长,短板更短,而第二台车则相对均衡。

一些品牌实现了70km/h甚至更高车速介入当然是好事,但做好分级预警并在必要时刻介入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,只要把各自路线做到最佳,都是很好的技术方案。

二、「静态AEB」是一个很好的趋势,但造词大赛应该告一段落了

在这个讨论中,何小鹏紧接着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思路——AEB有不足,现阶段它的发展应该集中在横向辅助上。他还提到了一个新的概念——「静态AEB」。

刚开始听到「静态AEB」概念时我蒙圈了,AEB还分静态和动态?

仔细看他后面的解释,这东西不就是自动紧急避让功能嘛。

关于这个技术,有关注沃尔沃的肯定不陌生了。沃尔沃推出全新XC60时,就搭载了三项全球首创的智能安全科技:“紧急避让辅助功能”、“相向来车自动避让功能”和“带自动转向盲点监测功能”。

这三个功能的介绍见下表。

另外,沃尔沃还对这些功能做了很多细节优化,比如如果驾驶员打开了转向灯或正在主动驾驶模式下,紧急避让辅助功能将不会进行干预,以免干扰驾驶员。我想小鹏汽车想要实现的,应该就是沃尔沃这种模式。

只不过,某些企业大概是学了互联网行业的一些模式,效果当然有好的一面,但喜欢标新立异的毛病也学了不少。希望未来行业能统一下叫法,规范下各家的宣传语言,这真的能降低用户的学习难度。

我们不排除有一些宣传手段美化了AEB的真实效果,但用“99%在造假”这样描述真的要非常谨慎。至少在工程师圈,大家真的是在努力提升智驾水平,这么说未免寒了大家的心。而抛开这些情绪,我觉得某些企业也没必要围追堵截,神圣自己的技术路线。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ACW立场无关